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数”说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金红 9 2024-12-18 09:34:51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数”说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3月1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综合情况 202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比上年减少2.02万所,下降3.9%;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比上年减少151.26万人,下降0.52%;专任教师1891.78万人,比上年增加11.42万人,增长0.6%。 二、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3.64万所,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86.16%,比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3717.01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例90.81%,比上年增长1.26个百分点。 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07.37万人,生师比13.32:1,比上年有所改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57%,比上年增长0.18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92.74%,比上年增长2.44个百分点。 三、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进一步推进 2023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一)小学阶段 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4.35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877.88万人,比上年增加176.5万人,增长10.37%;在校生1.08亿人,比上年增加103.97万人,增长0.97%。 全国共有小学阶段教育专任教师665.63万人,比上年增加2.68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9%;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78.03%,比上年增长3.5个百分点。 全国普通小学共有校舍9.04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89.44万平方米。全国普通小学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94.26%,体育器械97.44%,音乐器材97.22%,美术器材97.2%,数学自然实验仪器96.93%。各项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 (二)初中阶段 全国共有初中5.23万所。全国初中招生1754.63万人,比上年增加23.25万人,增长1.34%;在校生5243.69万人,比上年增加123.1万人,增长2.4%。 全国共有初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408.31万人,比上年增加5.79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6%,比上年增长0.02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93.09%,比上年增长1.38个百分点。 全国初中学校共有校舍8.1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77.49万平方米。全国初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95.94%,体育器械98.16%,音乐器材97.93%,美术器材97.95%,理科实验仪器97.68%。除理科实验仪器外,其余各项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 四、高中阶段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2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一)普通高中 全国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54万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招生967.8万人,比上年增加20.26万人,增长2.14%;在校生2803.63万人,比上年增加89.75万人,增长3.31%。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21.48万人,比上年增加8.16万人;生师比12.66:1,持续改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比上年增长0.17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14.01%,比上年增长0.93个百分点。 全国普通高中学校共有校舍7.0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13.55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95.01%,体育器械97.11%,音乐器材96.57%,美术器材96.67%,理科实验仪器96.85%。各项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 (二)中等职业教育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不含人社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共有学校7085所,招生454.04万人,在校生1298.46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73.48万人,比上年增加1.65万人;生师比17.67:1,比上年进一步改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5.69%,比上年增长0.83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9.41%,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比例56.71%,比上年增长0.53个百分点。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02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711.83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3.2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31%;生均仪器设备值9471.91元,比上年增长11.38%。 五、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 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42所(含独立学院164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3所;高职(专科)学校1547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 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 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42.22万人,比上年增长2.73%。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比上年增长2.19%。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高职(专科)招生555.07万人,比上年增长2.99%。全国共招收成人本专科445.49万人,比上年增长1.24%;在校生1008.23万人,比上年增长7.99%。招收网络本专科163.42万人;在校生739.97万人。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在学硕士生327.05万人,比上年增长5.59%。 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34.55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08万人;高职(专科)学校68.4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41万人。 普通、职业高校研究生以上学位教师比例79.14%,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普通、职业高校生师比17.98:1,进一步改善;其中,普通本科17.51: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7.57:1,高职(专科)学校18.92:1。 普通、职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11.8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814.64万平方米。普通、职业高校生均占地面积56.82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6万元。 六、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 202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45所,比上年增加31所,增长1.34%。全国共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5.5万人,比上年增加8720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1.2万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34.12万人,占比37.42%;在其他学校就读在校生57.08万人,占比62.58%。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专任教师7.7万人,比上年增长5.91%。 七、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规范 202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72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33.54%;在校生4939.53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16.96%。 其中,民办幼儿园14.95万所;在园幼儿1791.62万人。 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1万所;在校生1221.99万人(含政府购买学位609.46万人)。 民办普通高中4567所;在校生547.76万人。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128所(不含技工学校数据);在校生266.44万人。 民办高校789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74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根本动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 刚刚提到,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60%,在总体规模上有了新的提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部下一步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考虑?”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郭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力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国民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是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内部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更为重要,尤其是您提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在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国家战略需求、人口规模结构、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等因素,合理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节奏。近年来,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支撑。 二是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从学位类型看,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从学科结构看,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加大STEM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023年,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60%,博士招生规模占比超过80%。 三是持续加强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储备。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加大基础学科和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另一方面,深化科教融汇,支持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新华社记者: 刚才发布时提到,2023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为95.7%,比去年有所提高。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去年6月中办国办也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请问马司长,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马嘉宾: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您对义务教育的关心。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2023年,各级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重从六个方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全面部署推进。去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完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措施,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教育差距。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加快优质均衡发展。11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我国义务教育迈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推动78.2%的中小学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思政课改革,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等德育品牌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落实“五育并举”,强化体美劳教育,2023年,全国有81.6%的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建立了劳动教育清单,建成14.7万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指导学生常态化开展家务、校内、校外劳动教育活动。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23年中央财政投入近400亿元,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速,校舍面积、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率显著提高。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年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支持学校更好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四是扩大优质资源,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各地通过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推进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有序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 五是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以满足学生学足学好为目标,指导各地各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大力推广应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动73项教学成果在60个推广应用示范区落地。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目前平台有十大类资源,共53个栏目,资源总量达8.8万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享。 六是关注特殊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指导各地加强对小学入学高峰形势研判,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489.2万个,有力保障了1878万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超过95%。持续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水平,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 “ 封面新闻记者: 刚才从统计数据介绍当中,我们也了解到,2023年高职在学校数量、招生规模等方面较上年都有所增长,这也反映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很旺盛。请问能否介绍一下,职业教育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李英利: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2023年,高职专科学校1547所,比上年增加58所,体现了各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招生555.07万人,比上年增加16.09万人,专任教师68.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引导和推动职业学校聚焦关键领域,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开展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推动职业教育有效融入区域经济发展。2023年,教育部采取部省会商形式,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压实省级政府领导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一省一策”,与天津、广西、山东、新疆、黑龙江、浙江、重庆、湖南八个省份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各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被极大的调动起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提升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度。根据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创新产教资源有效对接模式,下沉一级,到产业水平高、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地级市,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 三是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教育部支持中国中车集团牵头,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下沉到行业,对照企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技能人才需求,开展“揭榜挂帅”,在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离不开”的技能人才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当前,教育部正在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端数控机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主导产业,打造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是紧贴产业发展趋势,扩大制造业专业布局。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其中制造业相关专业515个,占比37%。2023年,全国共有6500多所职业学校开设制造业相关专业点约5.2万个,专业布点规模比2022年进一步扩大。我们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发展趋势,每年优先增设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专业,2023年增设了高速铁路通信技术等专业,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的能力。 五是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增强数字人才培养能力。2023年,全国有6000多所职业学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专业布点超过2.5万个。我们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系统化推进会计、酒店管理等363个传统专业升级,增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314个数字经济领域新专业,开发相关课程与教材,为数字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保障。 最后,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 南方都市报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目前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763.19万人,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教育部在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请问这些领域有哪些最新的进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高东锋: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对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战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要求,深入推进“新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体系化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把战略转变为目标,把目标落实为举措,在教育教学的组织模式、培养机制、内容方法、理论实践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牵引带动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改革,构建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 一是以组织模式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深层次变革。深入开展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新理念引领创新发展。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学、生命健康、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和人才急需,全面推进特色学院建设,布局建设了12个未来技术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8个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引领带动高校教学组织模式变革创新,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 二是深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医学攻关、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分批布局建设4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100余项。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聚焦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量子信息等领域,发挥集群溢出效应。 三是着力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化基础学科领域有组织拔尖人才培养。实施基础学科国际暑期学校计划,支持北京大学等46所高校举办112期国际暑期学校,1341名国内外学者开设1141门课程、3.1万名国内外学生交流研讨。实施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医学、经济学等9个领域布局建设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以计算机领域为例,已凝炼12门核心课程体系、知识图谱,编写21本核心教材,打造了涵盖400多个项目的实践项目集成平台。 四是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大批“敢闯会创”的生力军。举办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5296所学校的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加。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23年立项41956项,参与学生178090人、教师人数5万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服务补短板、扬长板、锻新板,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问题提供人才保障,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中国青年报记者: 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教师规模已经超过了1891万,我们也关注到前天教育部刚刚启动了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对于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教育家精神引领极为重要。请问在宣传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教育部还有哪些举措?”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黄小华: 去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是对全国广大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充分肯定,同时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家精神的宣传弘扬和培育践行,联合媒体推出系列报道,组织专家持续宣传解读,推出“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系列微视频。春节期间,还发起了“回家看老师”的活动,成为网络热点话题。 前天,我们启动了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带头人等25位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宣讲团,在北京进行了首场报告,每位宣讲团的老师都结合自己的教书育人经历,分享了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感悟和体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出台专门文件,对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高位部署。二是开展巡回宣讲,组织教育家精神宣讲团分赴黑龙江、山东、新疆等12个省份开展巡回宣讲,同步开展网上宣讲。三是组织深入阐释,引导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书记校长、优秀教师等阐述学习体会,宣传本地本校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好做法。四是纳入培养培训,开发教育家精神课程教材资源,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五是强化典型选树,从各地各校中每月遴选推出1—2名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一线校长教师典型,进行重点宣传。六是推进影视创作。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制作纪录片、拍摄电影、电视剧等,讲好新时代教师的好故事,传播教师群像的正能量。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家精神的弘扬宣传践行,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奋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来源 |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上一篇:体育,让生活更加美好!——山东从全民健身迈向体育强省建设采访札记
下一篇:阿森纳遭逆转,北伦敦德比再添新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