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蕃瑜 11 2024-12-05 19:30:37

财务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监察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审计局局长和国资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监察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审计局副局长和国资局副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财务检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检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省财政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 (二)检查范围 编办确定并实行独立核算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对区审计局已进行离任审计的单位,本次统筹考虑,以避免重复检查。 (三)时间要求 本次财务检查时间段为2011年整个会计年度,必要时将追溯到以前年度。检查工作于2012年2月13日开始,5月31日前结束。 (四)检查内容 1.收入管理情况。单位的财政拨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的依据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乱收乱罚行为;所有收入(包括捐赠收入)是否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本单位收取的专项资金或基金是否专账或专户核算;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是否有偷税漏税行为。 2.支出管理情况。支出票据内容是否齐全、合规;支出是否真实;是否存有违规发放津补贴或奖金的情况;正常性经费是否挤占专项支出;是否有向基层单位、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转移支出的行为;2011年度公务招待费支出情况。 3.往来款项管理情况。往来款项是否及时清理;反映是否明细、真实;个人或单位是否长期占用单位资金;有无将各项收入挂往来科目以及是否在往来科目列收列支等问题。 4.货币资金管理情况。是否经财政部门批准开设银行帐户,有无多头开户和擅自开户现象;是否按规定使用帐户;部门和单位有无公款私存、借用公款和私设“小金库”的问题;现金存量及保管方式;是否有超范围、超限额违规使用现金行为;是否违规占用现金。 5.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是否账实相符;国有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降低变价收入。重点检查房屋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将单位有关费用直接冲抵租金收入现象。 6.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政府采购项目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重点检查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和未经审批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车辆和办公设备等有关资产。 7.票据的管理情况。是否制定了单位票据领购、保管、使用、核销等具体的管理规定,是否存在代开财政票据,出借、毁损及丢失财政票据等问题,重点检查票款是否相符,必要时将开展延伸检查。 8.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是否设有会计岗位、专职财务人员;会计、出纳是否分设;财务印鉴是否分管;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按要求设置账簿;会计核算是否正确,账簿、凭证、报表、库存是否一致;是否及时与财政支付中心和银行对账,数额是否一致。 9.其他与财务管理活动有关的事项。 三、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检查分动员部署、实施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月9日至2月11日) 区政府研究制定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织,组建财务检查工作班子,对财务检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检查方案。 (二)实施检查阶段(2月11日至5月15日) 本次财务检查工作,检查人员从监察、审计、财政和国资四部门抽调,组成1个综合督导组、2个财务检查组、1个国有资产检查组,采取调账检查和就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组织抽检人员集中学习,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标准,严格检查程序和工作纪律,确保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统一开具检查通知书,并于3个工作日前对被查单位印发书面通知。 3.检查组调账检查,查阅会计资料、文件、内部管理制度等,形成检查工作底稿,并由被查单位和经办人员签章认可。 4.检查组形成检查报告。 5.检查组向被查单位反馈意见。 6.检查组向区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检查情况,再由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向区政府提出书面报告。 7.由区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对被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下达财政检查处理意见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 8.区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检查资料整理归档。 (三)整改落实阶段(5月16日至5月31日)。 处理的依据和原则: 1.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四、工作要求 一、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1、上交管理费情况 各单位按收入应上交集团公司综合管理费万元,实际上交万元,尚欠**万元未交。 2、收入情况 截止年末,集团公司共实现收入万元。其中,工程实现收入万元,其他产业及房屋销售实现收入**万元。 3、集团公司管理费开支情况本年度集团公司共开支管理费用约**万元。其中:工资约**万元,折旧约**万元。 4、固定资产变化情况 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万元,减少**万元,净新增固定资产**万元。 5、上交税金情况 本年度集团公司共计向国家上缴各种税金**万元。 6、与总公司资金往来情况 截止本年度末,各单位应付款合计为万元,应收款合计为:**万元,二者相抵后,各单位应付款净额为:**万元,各单位应付集团公司净额为:**万元。 二、主要财务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度,财务公司在财务总监的指导下,进一步根据业务性质,理顺核算流程,建立完整的核算体系,为20XX年的财务精细化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完成20XX年财务决算编报工作。3月初,财务公司接受农行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以及税务局指定的税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所得税汇算鉴证工作。全面梳理20XX年财务报表工作,顺利完成了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报工作,为20XX年财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重建财务核算流程。财务公司在财务总监的亲自指导和规划下,先后组织各行业财务人员,认真研究和讨论所属行业经营流程,从而制订合理有效的成本核算流程,以便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控制。财务总监更是亲自到各个公司进行业务调研、设计核算程序图,并进行检查落实,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财务检查,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落实。自第一季度财务总监发现各单位在财务核算中存在的35个共性的问题后,财务公司及时组织财务人员开会,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就整改措施进行检查和落实。第二、三季度联合财务检查中,又发现存在着共性的问题47个,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逐条提出整改意见。财务总监和财务公司经理多次亲自到各个单位进行财务检查和财务指导。目前存在的问题基本整改完毕。 三、资金调度和信贷工作 今年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各单位上交综合管理费较少的情况下,财务公司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满足生产对资金的需要,总经理亲自主抓本项工作,大量的时间用于筹措资金、安排调度资金。我部根据工程建设和公司发展的要求,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积极完成各银行系统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全力筹措资金、合理安排调度资金。 1、利息支出 本年度共支付金融机构借款利息*万元,支付村镇借款利息*万元,支付集资款利息*万元,合计支付利息:*万元。 资金的成功运作,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更是继续树立了公司在银行系统“资信企业”的良好形象。 2、向村镇借款 本年度年初余额为**万元,年末余额为**万元,归还**万元。 3、公司内部借款 本年度年初余额为*万元,年末余额为*万元。其原因是:本年新增集资款*万元,减少原集资款*万元,净新增加*万元。 四、妥善处理外部各方面的财务关系。 与外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联系。本年度财务公司友好妥善地处理了各单位的往来款项的收支。同时与银行建立了优良的银企关系、与税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税企关系,并圆满完成了对统计、工商、建设等各部门有关资料的申报。 五、存在的问题 我部的财务工作距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财务工作更多的还仅仅是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事中记账、事后算账,对事务发展的预见性不够,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财务人员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不够主动,不能深入的掌握公司经营活动的特性,只能是按照公司或领导的要求报送数据、资料,还不能针对公司的经营进行必要的分析,只是按照理论上的指标去计算、去解释。 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尤其在一些问题的执行上不够坚决,在对一些已形成习惯做法的问题处理上,改变起来还有一定困难。管理工作的形式化、表面化,有很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拘于形式或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对照制度的要求,还存在问题,针对这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管理工作做细作深,将是我部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缺乏沟通,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到位。财务工作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监督,对本部门以外的信息应及时了解,目前部门之间的协作没有问题,就是对财务暂时没用或是不相关的信息、知识没有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到用时都不知该找谁;另外和公司领导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对领导的工作思路及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使自己的工作有时很被动。 六、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度,财务公司在保证为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融通上加大力度外,还将在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核算成本、费用,及时进行财务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范。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强化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在公司文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成本核算,特别是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按时对成本核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为领导及时提供相关数据以便领导决策进行参考。 2、理顺机制,更新观念,打造财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全面突破已经习惯的财务管理思维与模式,从源头上理顺财务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公司机关、生产经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工作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办事,积极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积极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力度,为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全力打造财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 3、强化资金监督,做到收支平衡。财务公司将通过与工程部的合作,加强对资金支出进行详细分析,按科目进行分类统计,以勤俭、节约、高效为原则,建立严格资金支付流程,加快工程的决算。做到先审后支,不审不支,支出必有来源;实行“先批后支,计划先行”的报账程序,全过程监督预算执行,提高财务管理,保证了收支平衡。 4、做好20XX年年决算工作,为20XX年的规范核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项工作拟在20XX年1月份全面完成。完成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在本月底完成。 5、做好20XX年度银行信用审计工作,全面保证公司在银行系统的信用审计不降级,为20XX年度甚至以后年度的融资信贷业务作好准备。此项工作拟在20XX年3月底前完成。 6、完成20XX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合理降低公司的各项税务风险。此项工作拟在20XX年4月初完成。 7、根据集团预算管理指标,跟踪预算的执行情况,监控预算费用的执行和超预算费用的初步审核,按月准确及时地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为实现本集团的预算指标提出可行性措施或建议。 8、配合工程部,完成对项目经理、项目档案涉及财务方面的资料提供。此项工作拟在4月底前完成。 9、为了全面提高核算的时效性及准确性,在集团公司财务系统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随着公司业务的继续拓展,承接工程数量的增多,财务核算工作量将更大,要能准确、及时完成核算工作,必须将会计人员从大量、繁琐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因此,有必要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的方法。此项工作拟在4月份全面实行。 10、配合公司进行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财务公司将加强对非生产费用和可控费用的核算、监督力度,不能超支的绝不超支。 11、加强资金管理,统一调配,根据集团生产经营的需要,筹集、调控好各项经营用资金。 12、继续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财务核算管理制度、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内控制度、会计、统计、收费、出纳等财务人员岗位考评办法等。 13、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学习,结合财务人员考评办法,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 14、加强财务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保证公司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上述9至14项工作贯穿全年。 一、企业集团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还处于发展和规模扩张时期,在经营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控制机制,仍以计划经营指标、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进行企业集团财务监管,这些财务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具体执行中,尚存在不足。 (一)财务监管认识存在偏差 许多企业集团及子公司对财务监管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阶段,认为财务监管就是对成本、资产、会计制度的监督和管理。因而重视追求计划经营指标表的利润数,忽视实际存在各个环节的漏洞,从而对企业集团的长期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对实物的管理和对行为者的监督;重视制度的形式,忽视制度的落实,造成有些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 (二)预算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全面的预算制度 目前一些集团公司没有统一的财务预算,没有将所属子公司的经营纳入预算监督范围,导致子公司的财务预算与集团公司的全面财务预算不相符合。特别是有些经过改制重组而产生的企业集团,由于企业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缺乏全面预算的监督和控制,子公司的经营者往往考虑自身原因,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经营业绩,导致集团利益受损。如果不建立统一、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必将影响企业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未建立财务经营风险控制制度 影响企业财务经营的风险因素较多,如财务政策以及经营策略所形成的风险、执行财务政策以及行使经营手段所形成风险,信息风险、环境与法律风险、灾害风险等。而针对如此多的风险,部分企业集团缺乏相应的控制,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和适当的控制活动,造成风险失控现象。 (四)财务监管缺乏系统程序,未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 没有实行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没有对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作系统地分析、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没有建立与预算体系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以及财务监督体系等。 二、企业集团财务监管方法分析 对企业集团进行财务监管的通用方法主要包括: (一)财务会计系统监管 企业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集团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会计凭证、账簿、报告等会计处理程序,完善各种档案的保管制度,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以便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二)预算监管 财务预算监管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控制、执行、绩效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各项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最终实施。根据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和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授权和分权制度,落实内部责任制,形成事前控制、事中考核的企业内部监控体系,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三)风险防范监管 任何企业必须具备风险防范意识,控制每一个风险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监控系统,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四)内部报告监管 为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形成报告管理体系,及时反映企业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对收入、成本、利润、资金、资产、投资等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规范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制度 企业集团向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或按公司程序任命相当于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职位的人员),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六)内部审计监管 企业设立专门审计机构,负责对企业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重大经营决策和执行程序、经营绩效、经营者离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会计信息准确性等进行审计。 三、企业集团财务监管完善建议 按照“完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要求,把加强财务监督作为在集团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以强化财会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保障,以委派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为载体,以实施预算管理为主线,以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开展专项财务检查、加强内外部审计为重要手段”的行之有效的企业集团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通过财务运作制度化促进经济行为规范化 应以国家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和一系列会计准则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契机,狠抓财会制度建设。制定涵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价格管理、存货、固定资产、工程项目核算及管理、物资采购及付款、产品销售及收款、融资担保、对外投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管理,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委派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凭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以财务运作制度化引导经济行为规范化、可控化和有序化。进一步规范会计报告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按财政局、国资委等部门的管理要求,充分利用月报、快报、年度决算报告、专门事项报告等载体,制订规范、科学、实操性强的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报告制度,规范和指导下属企业完成完整的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制度化建设是进行财务监督管理的根本所在,应该在细化和完善制度规则、强化制度执行上进一步提高。 (二)施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以加强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应创新财务监管模式,依据集团范围内产权关系,按下管一级的原则,实施财务经理委派。委派的财务经理归属委派方管理,负责派驻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为加强委派财务经理的管理,应专门制定委派财务经理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及工作报告制度等文件制度,并建立财务经理月度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检查和布置工作,畅顺信息反馈和信息沟通的渠道。财务经理委派制的突出优点在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较好地满足集团公司管理当局强化大集团财务运作,加强财务监管的要求。实施财务经理委派有利于委派方更快捷、准确的获取财务信息,有利于规范财务会计运作,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要对财务经理委派进一步的探索,对例如整体定位、薪酬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将财务经理委派制更加规范,更加完善。 (三)狠抓财务结算中心建设,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在企业集团的集团化进程中,大集团的资金管理和运作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资金管理相对松散,出现“用钱者不担风险,担风险者对资金很难监控”的现象;资金调剂乏力。集团内有较大部分资金在结算中心以外循环、沉淀,造成了资金浪费、融资成本偏高。各企业各自融资、结算,品牌资源和集约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利用。针对这些问题,集团公司应施行以“结算中心为依托,网上银行结算为载体”的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通过结算中心开发应用资金网上结算系统,实现与各大银行及集团所属企业的网络联接,搭建资金网上收付、归集结算的平台,由结算中心在各银行开立母账户,集中管理资金,各属下企业在该银行开立子账户,属下企业的资金收入必须通过子账户与母账户的对接,实时转入母账户,集团内所需临时周转资金可通过结算中心调剂解决,引入银行的存、贷款管理机制和结算功能,定期考核企业在结算中心的存款和结算情况,防止集团内资金外流和闲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滚动效用。大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较好地盘活存量资金,调剂资金余缺,降低资金成本,实现动态监控属下企业的资金流量和流向,防止资金体外循环,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增强属下企业的资金成本意识,促进资金的合理有偿使用,提升了企业的融资及还贷能力。 (四)定期开展财务检查,促进财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企业集团应建立一年一度的财务检查制度,每年由财务部牵头,会同审计部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属下企业进行财务检查,重点检查财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等会计基础工作情况,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受检单位管理当局进行沟通,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整改,并建立回查制度,对是否按要求进行整改进行再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受检单位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集团予以推广应用。通过检查、整改,加强大集团运作的财务监管,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建立并实施定期的财务检查机制,本身就是对违规行为很好的威慑,是对属下企业财务运作的警示。通过财务检查,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不规范行为可能带来的资金、财务、税务风险,强化财务及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五)构建内部审计与外部独立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审计在财务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近年来,集团公司加大了审计在企业监管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内部年度绩效审计、工程审计、中层人员离任审计等各专项审计业务,根据不同的审计目的和经济内容,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的各种财务监管制度更加完善、严密;另一方面集团所属企业的年度决算审计、经济事项鉴证等,由集团公司统一选择和推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正确行使出资人权力、防止虚假舞弊的同时,要求事务所在做好报表审计的基础上,出具管理意见书,对被审单位的财务工作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职能管理部门三方面的沟通和信息交换,有效发挥外部审计在财务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在现有预算管理基础上,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要求,稳步在集团范围内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构建“目标明确到位,指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管理到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首先,明确经营目标。以集团年度经营预算为纲,明确规范出资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围绕年度预算制定配套措施。然后,加强过程控制。在年度总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月度滚动分预算,逐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逐月进行考核,对预算执行过程出现的重大例外事项和异常情况,及时组织专项调研,予以协调解决。其次,加大绩效考核激励力度。根据年度总预算,结合下属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充分与下属子公司进行交流沟通,制定科学的考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奖罚制度,完善和加强财务考核,以保证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最后,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设企业集团财务监管信息平台,创新财务监管手段。通过定制、开发应用财务监管软件,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和反馈所属企业重要财务信息、重大资金流动、重要资源出入等关键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快速反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将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企业集团对属下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要想真正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面对现状。通过各项财务监督和管理制度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各级企业管理人员要提高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将加强财务监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变为各级企业的自主行为,积极配合企业集团财务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邹光华:《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探讨――基于财务监管的角度》,《财政监督》2012年第2期。 关键词:基层央行;会计;财务;内控 金融服务是基层央行工作的重心,财会工作又是重中之重。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的央行财会职能、新的金融机遇,基层央行的财会工作还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急需研究、探索和解决。 一、基层央行财会工作中的问题 (一)财会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岗位职责不够明确 首先,内控制度不健全,落实也更有难度。其次,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虽然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但相对严密的安全线,特别是在事后监督上更显不足。大部分基层央行没有设置专职的财会事后监督人员,帐务的准确性、合规性受到影响,资金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再次,岗位责任不够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作效率、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原有的岗位责任制度没有进行及时修订完善,也不能保证很好地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岗位轮换以及强制休假制度,制度不够明、责任不够清,导致财会工作规范程度相对不够,以致于影响了财会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联行业务相对集中,产生了新的内控风险 会计核算集中后,联行往账会计信息和原始凭证核对分离,形成内控风险。会计核算集中后,央行县支行的联行被取消,只作为核算中心的网点,办理往账业务的信息录入及来账业务的信息读取,联行业务统一由市核算中心联行柜处理。其目的是为了规避因人员少、素质不高而引发的内控风险,但是联行业务集中后,又产生新的内控风险:以前每笔联行往账业务,均有原始凭证与联行往账报单或事后核查单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少发、错发、漏发的联行往账。但是核算集中后,县支行只负责录入原始凭证有关信息,再由中支行的核算中心生成和发出联行往帐业务,这就形成了县支行虽然有原始凭证,却无法与实际发出的往账核对;而中支行核算中心联行柜按照网点发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却无法核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必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控风险。 (三)会计岗位设定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的矛盾 按照央行财会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双重职能,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联行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事后监督岗、电子联行岗、票据交换岗、结算管理岗、会计档案管理岗等岗位。其中事后监督员、票据交换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必须交叉,联行来账、往账和联行对账与管理必须分离,印、押、证必须分管,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员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必须一人多岗,一人多责,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替班就不可避免。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财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漏岗等现象,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不完整,风险隐患较大;另一方面是县支行规模小,人员少,会计业务量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央行财会工作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会计财务工作,从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从工作上处理好一个关系。一是会计财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央行会计是宏观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计人员在管理范围上,不仅要管好央行的基础货币,及时办理各金融机构的缴存款及其相互之间的资金清算,还要做好管理结算,在管理内容上会计部门要充分利用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搞好会计分析,通过其固有的反映监督职能,为宏观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同时做好内部资金和财务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会计工作要实现由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观念转变。即以记账、算账、报表、费用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转到以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为中心,以执行央行货币政策为主要任务的会计核算体系,央行会计的工作范围也要逐步延伸拓宽,反映、控制、监督、管理、分析、预测都是央行会计的首要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一个关系是处理好会计改革和加强会计管理的关系,作为金融管理职能部门之一的会计部门,管理与改革同等重要。因此应当处理好改革与管理的关系,改革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开辟道路。央行会计应加快改革步伐,尽早、尽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二)全面落实会计财务各项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财务工作行为 一是建立和健全会计财务检查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等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会计财务检查监督,对一切有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规操作行为严肃处理。二是全面落实会计财务工作自查与定期检查制度,坚决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要将各项检查制度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开展检查工作,每一次检查要研究制定检查方案,落实检查责任制,形成会计财务工作人员向会计财务主管负责、会计财务主管向分管行长负责、分管行长向行长负责的三级责任区,层层负责制;要通过自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等形式,对所有会计财务业务进行全程检查监督,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安全线;对查出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敢于发现和暴露问题,树立会计财务工作无小事的意识,真正发挥检查监督的作用,确保资金安全,工作规范。三是检查内容要全面,检点要突出,切不可厚此薄彼,特别是要对联行清算、账户管理、会计财务核算、费用开支、内控制度执行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差错,堵塞漏洞,从而保证会计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关键词:公办学校;财务管理 江苏省在义务教育方面的领先发展,致使政府的教育经费补助不断扩大,然而,因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特别是“两免制”和“一费制”的实施,实际上公办学校的发展经费反而比原来显得更加不足。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已成为当前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迫切问题。 一、增强校长理财意识 一般情况下,很多校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的校长只想把工作抓好,从不计较花费问题,把财务管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后勤服务工作。实际上,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校长,更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掌握本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本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句关于校长的戏言是“公办学校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出财务问题,校长有得干。”这句戏言是有道理的,不仅道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透出源头预腐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不能把财会工作理解为记个账、报个账,而要视为是整个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保证,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校长必须把握好经费预算关,必须知道学校的经费存量,必须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必须保证收支平衡有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中小学内部管理方面,多年来一直存在总务主任和财会人员职权不清的实际情况,出现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诸多经济活动互相脱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体,使之能够互相联系、有效制约、相辅相成。 例如学校资源配置浪费问题,表面看是管理不严的问题,实质还是机制问题,到底是“财务”地位大还是“总务”地位大?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这两个部门?正是由于学校内部的领导之间和部门之间在职、权、责上混淆不清,才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或人际矛盾。 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做到钱、账分管,收支审批和稽核分离,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公物入库验收和财产清查制度。目前需要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公物购买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账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账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 三、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要对各个岗位的财会人员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力求通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改善。只有使机构、人员、岗位和职能真正符合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一支能应对挑战的财务专业队伍,才能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教育局在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并实行奖优罚劣办法,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当家理财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 四、建立财务监督机制 目前,宿迁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公办学校既需要得到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也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赶快行动,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认真地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公办学校成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单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办成优质示范型学校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一步,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加强对学校的财务检查和内、外部审计 教育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办学校的资金往来、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加大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的审计检查中,将资金安全管理作为评价财务管理状况的主要指标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强了对基建工程、修缮工程项目的审计。 为客观地反映教育部门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收支情况,教育局还可以聘请审计部门、物价部门、财政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办学校财务工作进行审计检查。 (二)进一步创新学校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方式 对学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要与干部监督管理相结合(即任职、提拔结合),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把主管部门监督与校内师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并形成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使可能发生的问题得到预防、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三)发挥会计结算中心的职能 会计结算中心是双重身份,既是教育局财务管理职能部门,又是基层学校财务“集中办公”。因此它的工作职能不仅在于服务,更在于监督。服务是会计人员的宗旨,监督是会计的职责,监督与服务表面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贯通,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服务是监督的目的,监督是服务的基础和保证。离开了服务,监督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没有严格的监督,财经法规、财务政策就得不到贯彻落实,就失去了会计的基本职能,这样的服务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服务,监督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如果片面地认为讲服务就可以放任不管,或者讲监督就是管、卡、压,这就把服务与监督绝对化了。我们应运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真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上一篇:500元内能买什么样的三脚架?
下一篇:新能源二手车购买过程一波三折 市场尚待起势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