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借购买工行“如意积存金”渠道实施的新型电信诈骗(警惕公募“李鬼”现象!诈骗方式层出不穷 多家基金公司出手打假)

楚雁 12 2024-12-04 15:27:56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如意积存金”投资贵金属理财产品,不需要使用安全U盾和口令卡等任何一种交易认证授权方式就可以网上申购。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实施电话诈骗,极易导致疏于防范的群众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案件回放
        人在火车上却买了8万多理财
        警觉小伙拨通银行客服避免损失
        8月24日,正在坐火车旅行的小蔡,收到一个来自95588的工商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称自己账户里的8万元买了一种叫“贵金属”的理财产品。没几分钟,小蔡又收到一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自己人在火车上,怎么可能会操作银行账户购买理财产品呢?警觉的小蔡立即拨打了95588银行官方的客服电话。
        根据小蔡的描述,客服告诉小蔡,他的银行账户很可能被人盗用,因为信号不好,小蔡的电话突然断了。正当小蔡想再次拨打电话时,小蔡的手机上接到了一个显示来自杭州的电话。接通电话后,对方自称是银行客服,发现小蔡的账户有异常交易,需要验证码确认,然后消除交易记录。
        小蔡想到刚刚客服还没说完的话,立即挂断了对方电话。可对方又连续拨打了3个电话给小蔡,警觉的小蔡始终没接,并直接再次拨通了95588。这次客服人员给了小蔡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冻结他的账户,然后到银行柜台进行操作;二是下载手机客户端软件立马软件进行处理,卖出贵金属,钱将直接返回账户。
        于是,小蔡用手机软件进行操作。当他登录自己的银行账户之后,发现确实自己银行卡内的余额购买了理财产品,可是自己并没有买,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弄不清楚。当时只能按照官方客服的要求进行处理,当全部处理完毕的时候,小蔡损失了买进卖出所花掉的1.5%,价值1200元的手续费用。下了火车回到南京,小蔡第一时间来到银行卡的开户行反映并向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瑞金路派出所报了警。
        警方实验
        在账户内操作购买理财产品,不需要验证码
        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对小蔡所遇到的遭遇进行了调查。这钱是怎么被买贵金属的?为什么买贵金属时没有发送验证码的消息?如果当时给了对方的验证码,到底会发生什么?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民警首先拿着小蔡的手机进行了一次现场实验。初步怀疑是小蔡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骗子事先有了小蔡的银行账户与密码,可以通过手机账户密码成功登陆小蔡的手机银行,但是仅限于在手机银行上进行操作,想要转账汇款之类的,还需要验证码。
        经过实际操作,民警操作自己手机登录小蔡的手机银行,然后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成功叫小蔡账户里的钱转到了理财产品上。但此时,小蔡的手机并没有收到任何手机短信验证码提示。也就是说,购买此类理财产品不需要输入验证码,小蔡所说的,确实可能是骗子在窃取相关登录账户密码后,购买了理财产品。
        警方分析
        只要守住短信验证码,就能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了解到,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虽然是从存款账户里被汇出,但仍然是在客户的个人账户里,只不过是资金到了理财账户了。银行为了客户操作的便利,在账户内的操作,就可以不用短信验证码,或者不使用U盾了。但如果钱要转出个人账户,肯定就需要U盾或者短信验证码了。所以小蔡的账户虽然有资金流动,但是都是在其个人账户内,所以只要不告知骗子短信验证码,就能有效避免损失。
        民警分析,骗子是帮小蔡购买了理财产品后,想将资金转出小蔡个人账户时,小蔡才收到验证码的。而骗子此时就会以账户异常为由,假冒客服向小蔡骗取验证码,如果小蔡认为自己的账户确实异常,将短信验证码告诉了冒充客服的骗子,那么小蔡很可能蒙受巨大损失。
        警方提醒
        市民在发现账户有异常操作时,首先要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了解资金流向,并及时保留客服短信等相关证据,向警方报警,避免账户损失。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妥善保管短信验证码和U盾,切勿让骗子有机可乘,


  市场情绪躁动之际,“李鬼”又盯上公募了。10月11日,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德基金”)称,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诈骗等非法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

  实际上,泓德基金不是唯一被盯上的公募基金。仅在10月10日就有三家在同一天发布澄清公告,、合煦智远、京管泰富均表示遭遇到了“李鬼”行骗,并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维护好自身权益。

  诱导点击来源不明链接

  10月11日,泓德基金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泓德”“泓德合办”及其工作人员名义,通过诱导投资者点击来源不明链接及下载手机客户端(APP)等出售产品,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

  对于这一“李鬼”现象,泓德基金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在公告中,泓德基金明确,公司未开发官方APP,也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以“泓德基金”名义开发APP。此外,泓德基金还强调了公司的法定名称、客服电话、唯一官方网址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

  不仅是泓德基金,今年以来,包括、华泰柏瑞、、工银瑞信、信达澳亚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发布了诈骗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并维护好自身权益。

  具体来看,假冒基金公司诈骗的常用手法包括冒用基金公司名称、APP、工作人员照片姓名等,通过网站、QQ群、微信群等渠道提供虚假宣传、非法集资、培训退费等非法牟利行为,骗取投资者钱财,或通过多家自媒体平台散布虚假信息。

  警惕任何非正规渠道信息

  “李鬼”冒充基金公司肆意行骗,既伤害了普通投资者,也影响了基金行业的声誉。对此,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在官方平台进行投资者宣传,提醒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

  泓德基金表示,要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切勿轻信其他任何非正规渠道的信息,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图片或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下载相关APP,投资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谨防受骗,必要时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举报,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

  瑞融资产首席研究员梁晓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客观上讲,基金公司本身能做的预防有限,互联网作案的隐蔽性较强,所以基金公司在打击冒名的不法分子方面,也难免防不胜防。而且很多公司注册名称或商标与基金公司非常相似,普通投资者很难辨别。投资者一定要去正规渠道,比如到金融机构营业部购买,切勿随意点击来源不明链接的买卖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投资者甄别不法分子关键要识别钓鱼网站。对于接收到的非官方客服与电话短信,若要求输入密码或转账信息,需加强警惕,另外也需要加强假冒电话信息甄别,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反诈能力。基金公司方面也要做好提醒,并备注好官方认证的网站与客服电话。

  诈骗手法多种多样

  下载安装了假基金公司APP,投资本金不翼而飞;点击非法短信链接提现,卡被莫名盗刷……涌入基金圈的“李鬼”们诈骗套路可谓是花样繁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冒充基金公司以外,“李鬼”打着基金经理名义招摇撞骗事件也不胜枚举,包括葛兰、刘彦春、王宗合、陆彬等知名基金经理均被冒充过。

  此外,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鬼”甚至还冒充过监管机构。8月16日,中基协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基协名义向个别投资机构发送采取罚款、关闭出金通道、注销账户等处罚或限制措施的通知。

  富荣基金此前总结过“李鬼”三大套路:一是仿冒基金公司网站、APP、客服电话等,以虚假投资项目诱骗投资者进行投资,诈骗投资者资金;二是捏造并发布基金公司开展清退等不实信息,诱导客户加入退款QQ群、下载仿冒APP,并以“清退回款”等名义达到骗取客户信息、诈骗钱财的目的。

  “这些不法分子最惯用的伎俩就是仿冒APP。”一位资深基金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没有自营APP,所以普通投资者一定注意,要从基金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询信息,遇到推销产品的陌生人员,要查询产品是否备案,并认真核实该销售人员的身份和资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基金投资中常见“陷阱”,包括无故扣费、“老鼠仓”、“李鬼”基金,以及费用中的认知盲点等,以提醒投资者。

警惕借购买工行“如意积存金”渠道实施的新型电信诈骗(警惕公募“李鬼”现象!诈骗方式层出不穷 多家基金公司出手打假)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我国基金业蓬勃发展,规模不断创新高,成为居民资产的重要配置方向。

截至2024年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36万亿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用投资基金的方式理财。

随着基金产品和服务的日益多样化,基金投资者在理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纠纷频发。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了基金投资中常见的“陷阱”,给大家提个醒。

无故扣费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基金的投诉多集中在无故扣费、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行为。

“我母亲的手机银行(交通银行)突然转出957.53元,对方户名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活期通货币基金对价款收款账户。未经我母亲授权,且我母亲和该公司没有签署任何合同。”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反映。

针对扣款问题,交银施罗德基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回复称,可能因为是余额宝链接的货币基金提供商之一,所以使用余额宝付费时会显示由该基金公司扣款,相关扣款所涉及消费建议通过支付宝查询。

记者梳理发现,无故扣费是公募基金被投诉较多的方面。

有消费者称,根本就没有买基金,却显示被天弘基金无故扣款。

相关基金公司解释称,消费者可能曾在支付宝-余额宝中,开通自动转入的功能,比如笔笔攒、蚂蚁星愿、工资理财功能等,开通后支付宝会自动将银行卡中的资金扣划,并存入到余额宝账户中。余额宝是支付宝平台的一种资金管理服务,转入余额宝,即购买货币基金,可享货币基金收益。

事实上,投资者很容易被红包或者奖励吸引点击转入资金,却并没有仔细阅读协议。

从法律层面上,怎么看待这种自动扣款行为?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这里涉及到自动扣划的电子授权,以及相应的格式合同问题。具体而言,平台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预先设定合同条款内容,交易对方只需要在预设的界面上点击“同意”,即可签订电子合同或进行相应的授权,极大地便捷了双方交易。当然,也相应地可能出现格式合同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支付宝余额宝可能是在消费者加入或交易时,要求其签订格式合同和电子授权,允许其在符合条件时进行扣划。在支付宝认为符合扣划条件时,就替相关基金公司依电子合同进行扣划。

“这就需要金融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阅读相应的格式合同条款。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支付宝联系,并要求其进行说明或停止相关行为。因为制订格式合同的一方有说明义务,平台也有义务依消费者反映进行纠正。”柯荆民指出。

“老鼠仓”

“老鼠仓”在基金业时有发生,近年来又有多起违法事件爆出,监管机构对此种行为也是零容忍,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2023年7月,浙江证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浙商基金前基金经理刘某利用职务之便,知悉自己所管基金交易情况等未公开信息、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经过立案调查、审理,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刘某处以30万元罚款。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刘某任职期间,该基金亏损超过40%,刘某操作的“老鼠仓”交易亏损超35万元。

河北证监局2023年11月发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将另一起“老鼠仓”交易公之于众。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时任华夏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夏某龙,因职务便利获取相关基金的未公开信息、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被河北证监局立案调查,且已调查审理终结,对夏某龙责令整改,没收违法所得530.78万元,并处以530.78万元罚款。

柯荆民指出,夏某龙的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的规定,构成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违法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鼠仓”。“老鼠仓”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有人从事“老鼠仓”交易,监管机构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禁止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移送司法。

柯荆民进一步指出,具体的罚款金额和处罚力度,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值得说明的是,“老鼠仓”相关违法行为的构成,并不以其赢利为条件。只要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就构成违法。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持续强化合规风控能力,严厉打击“老鼠仓”、市场操纵、利益输送、非公平交易等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人员从业“黑名单”制度和公示机制。

“李鬼”出没

近一年,多家公募机构被仿冒,“李鬼”们的花招层出不穷。投资者也需擦亮眼睛,警惕不法分子冒用基金公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就此,多家基金公司发布警惕诈骗的提示性公告。

3月14日,浦银安盛基金发布公告称,近期关注到市场上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信息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为了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浦银安盛基金在公告中也发布了公司的官方APP名称、微信公众号、官网地址、客服电话等信息。

浦银安盛基金表示,除正规渠道外,该公司从未授权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办理旗下基金销售业务或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更不会向投资者进行股票推荐或承诺收益,敬请投资者谨慎选择。

今年以来,已有东吴基金、中海基金、东方基金、上银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相关澄清公告。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文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不法分子仿冒公募机构的具体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诱导投资者下载相关App进行股票配资等活动;第二,通过微信、二维码、网页链接等方式传播仿冒网站误导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活动;第三,通过联系投资者、诱导投资者进入虚假客户群从事诈骗活动;第四,冒用基金经理照片及相关视频,包装成培训机构理财课程等。

熊文指出,上述诱导配资等行为符合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情形的,可能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如出现虚构基金经理身份并骗取高额服务费的行为,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

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提高防诈骗意识。熊文表示,投资者在发现自己被骗受害时,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提前固定相应的证据,例如聊天记录、(电子)合同和转账流水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索赔,要求相关方返还投资者的投资款,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另外,投资者要学会辨别,在投资理财时,核实相关的资质和信息;杜绝和防范泄露个人信息及投资信息;要学习金融理财知识。

收费盲点

记者梳理发现,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基金手续费的问题也不少。

“购买基金产品前显示手续费费率是0.08%,结果最后扣掉我0.8%的费率。”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

一般来说,投资基金涉及的费用包括基金销售相关费用(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基金运作相关费用(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

很多投资者喜欢以炒股票的方式来申赎基金,出现了频繁申赎的状况。但其实基金的买卖也有手续费,一般持有时间越短赎回的手续费越高。

从主动权益类基金赎回费来说,一般持有时间少于7天,赎回的手续费1.5%;一般持有7天至1年,赎回手续费0.5%。持有基金时间越长,其赎回费的收取标准越低,甚至为0。而同一只基金A类和C类的费用收取又不一样。

比如,买入1万元基金,不满7天赎回,就需要缴纳150元的赎回费用。如果频繁申赎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如果手续费太高,将会降低投资回报率。因此,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概要和基金合同,了解投资该基金涉及的各项费用。

还有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的时候很喜欢看单位净值,认为基金净值越低越好。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关于“基金净值越低,买基金就越便宜”的理论也不是完全成立的。当前基金的单位净值,并不能代表其未来的业绩。

随着老百姓投资理财需求增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样化,金融消费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加。

为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这八项权益。如果购买金融产品时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提出合理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包括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评价体系、多部门联动合力打击“代理维权”黑灰产、强化顶层设计等方式。

记者 魏来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上一篇:足球世界的狂欢节
下一篇:酒驾和醉驾扣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